青春華章|河海大學迎110歲生日,90秒AI視頻再現(xiàn)老校長嚴愷的水利人生
在荷蘭,有一座能夠抵御4000年一遇特大風暴的東斯赫耳特防風暴大閘。大閘由62座巨墩支撐,這些巨墩全部以世界上著名科學家的名字命名。其中有一個名字叫嚴愷。為了河清海晏,為了國富民強,嚴愷獻出了自己的一生。1952年,嚴愷參與籌建了華東水利學院,這也是河海大學的前身之一。2025年,河海大學迎來110歲生日,讓我們跟隨短視頻,再現(xiàn)老校長嚴愷的傳奇一生!
嚴愷,福建閩侯人,1912年出生于天津。1929年,嚴愷考入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,1933年以班級第一名的成績畢業(yè)。
1935年,嚴愷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,成為赴荷蘭攻讀土木專業(yè)的第一位中國人。
1937年,日本發(fā)動全面侵華戰(zhàn)爭??嘈母x的嚴愷憂心于國難日亟,主動要求回到故土報效家國。
1940年,不到28歲的他成為中央大學水利系教授。1943年,參加治理黃河工作。
1948年,嚴愷在錢塘江北岸首創(chuàng)斜坡式海塘,以“柔性抗浪”取代傳統(tǒng)的直立式堤壩,成功抵御了千年一遇的涌潮。
1952年,嚴愷參與籌建了新中國第一所水利高等學校——華東水利學院,也就是河海大學的前身之一。
1956年,剛剛?cè)脒x中科院學部委員的嚴愷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
1958年起,嚴愷承擔并主持國家重點項目“天津新港回淤研究”,開創(chuàng)了我國淤泥質(zhì)海岸研究工作的新領域。1979年,他主持長江口航道治理工程。
1982年,華東水利學院建校30周年之際,嚴愷提出“艱苦樸素,實事求是,嚴格要求,勇于探索”的十六字校訓。
1995年,嚴愷拿出畢生積蓄設立了“嚴愷教育科技基金”。
2006年,嚴愷在南京逝世,享年94歲。
嚴愷在遺囑中說:“回顧余之一生,從事水利事業(yè)近70年,其中為華東水利學院及河海大學服務就有52年。”
為了海晏河清、國泰民安,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水利建設和教育事業(yè)。讓我們共同緬懷中國現(xiàn)代水利的一代宗師!詳情請見
現(xiàn)代快報/現(xiàn)代+記者 李楠 徐紅艷 /文 錢念秋 /制作
視頻素材部分來源河海大學
責任編輯:鄧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