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理情交融解家憂 “巧斷家務事”獲點贊
——鎮(zhèn)江市基層法庭家事審判“工具箱”顯成效
今年7月,最高人民法院調研組在鎮(zhèn)江市潤州法院走訪家事審判工作時,金山湖人民法庭一份自主創(chuàng)制的《婚姻狀況評估表》引起了調研組的關注及肯定。在調解離婚案件時,對于夫妻雙方“與對方父母、親友關系怎樣”“生育子女情況”“家務負擔及分工”等12項指標,法官、人民調解員逐一評分后作為判斷雙方感情是否破裂的量值參考之一。根據區(qū)段分值鎖定離婚糾紛爭議焦點,再行“調合”(復合)或“調和”(和平分手)。
創(chuàng)設評估表量化“診斷”婚姻
“對于離婚案件,法官依法判決比調解容易得多,但我們堅持先行了解實際情況,對照《婚姻狀況評估表》打分,能調解則盡量調解。”有著10多年調解經驗的人民調解員孫娟告訴記者。評估表滿分設置為100分,分值超過70分,表明婚姻狀況良好;分值介于40-70分之間,表明婚姻陷入危機,應重點進行“挽救性”調解;分值在40分以下,婚姻可能已經名存實亡,則側重于解決子女撫養(yǎng)、財產分割等問題。
比如一起經調解和平分手的案例,原告與被告結婚10多年,育有一子,《婚姻狀況評估表》評分為56分,屬于危機婚姻。男方近年來不顧承受能力盲目貸款,導致家庭經濟壓力增大,也不關心孩子的生活。雖經人民調解員多次溝通疏導,但雙方均認為感情已破裂且互不信任??紤]到婚生子尚未成年,離婚必然會涉及子女撫養(yǎng)權、撫養(yǎng)費、探望權等問題,調解離婚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,也有利于原、被告間關系的緩和。經調解,最終雙方協議離婚,在財產、撫養(yǎng)權上達成一致,真正做到了和平分手。
法護婚姻關系非常必要
家事案件是指涉及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矛盾糾紛的案件。近年來,經濟社會快速發(fā)展使得公眾價值取向、生活習慣發(fā)生深刻變化,加上生活、就業(yè)、子女教育等帶來的壓力,導致家事案件中離婚糾紛案件的數量居高不下。
民政部7月30日公布的《2024年民政事業(yè)發(fā)展統計公報》顯示,2024年,全國依法辦理離婚手續(xù)351.3萬對,其中:民政部門登記離婚262.2萬對,法院判決、調解離婚89.1萬對。離婚率為2.5‰。有法律界人士表示,這些數據不僅揭示了婚姻關系的復雜性和脆弱性,也突顯了婚姻法律服務的重要性。
作為家事特色法庭,金山湖人民法庭立足實質解紛,搭建多元機制,既突出“合”的效果,側重修復婚姻關系,消除家庭矛盾;更注重提高解紛水平,重點保護未成年人、婦女、老年人的合法權益,彰顯“法”的力量。2024年該法庭家事糾紛調撤率為76.2%,同比2023年上升2.1%。“家和”黨建品牌曾入選全國法院黨建創(chuàng)新優(yōu)秀案例。
家事審判多維運用“工具箱”
金山湖人民法庭庭長杜薇薇表示,除婚姻狀況評估制度外,他們的家事審判“工具箱”里還有推行柔性審判模式、建立多元解紛團隊、提供專業(yè)心理疏導等。
記者在金山湖人民法庭看到,這里的家事審判法庭取名“同心法庭”。與絕大多數原、被告“面對面”落座不同的是,“同心法庭”的法官席和原告席、被告席由兩圈同心圓組成,以緩解雙方的對抗情緒,也寓意著家人同心同德、共渡難關。與此同時,潤州法院邀請鎮(zhèn)江市精神衛(wèi)生中心兩名專家作為常駐心理咨詢師,從家庭關系指導、反家暴臨時庇護、家風教育、心理疏導等方面提供服務,最大限度減輕糾紛對家事案件當事人造成的心理創(chuàng)傷。
值得一提的是,金山湖人民法庭充分發(fā)揮司法能動性,引入家事調查員、調解員、心理疏導員、家庭教育指導專家、社會工作者等專業(yè)社會力量深度參與案件辦理,以當事人聽得懂、易接受、合乎情的方式進行溫情式調解,努力引導雙方當事人彌合親情,將“事心雙解”貫穿于訴前調解、案件審理、判后回訪全過程,形成全鏈條、立體化的保護合力。這些有益的探索與實踐,彰顯著司法的溫度與力量。即使古語說“清官難斷家務事”,但金山湖人民法庭也努力在法理情的有機統一中巧解千家結,實現新時代司法公平正義。(記者 翟進)
責任編輯:臧一凡